多個產油國宣布減產,國內石油石化企業下半年該“努力”了!
來源:百家號 作者:廣州力控元海 更新于:2023年04月27日 09時 閱讀:0
近日,沙特、俄羅斯等等產油國家宣布從今年5月開始減產石油,消息一出,國內外油價開始上漲。
石油是工業基礎原材料和能源,中國又是全球第一大工業制造國,全球第一大石油進口國,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費國,油價上漲,隨之工業成本便會上漲,制造業的原料成本也會上漲,最后導致商品價格上漲。而當商品價格上漲導致購買力下滑時,消費需求就會降低,工業企業訂單減少,而能源成本飆升,進而引發大量企業倒閉,最后形成惡性循環。
雖然目前中國有價格低廉的俄羅斯石油,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沖高價石油,但居安思危,國內石油石化行業仍需要“加把力”。
我國對能源是如何布局的?
自黨的十八大以來,我國就提出了“四個革命、一個合作”能源安全戰略,推動“能源消費革命、能源供給革命、能源技術革命、能源體制革命,全方位加強國際合作”,實現開放條件下的能源安全。
2021年7月,國家能源局組織召開大力提升油氣勘探開發力度工作推進會,對大力提升油氣勘探開發力度進行再學習再動員,推動油氣產業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。
中國石油生產企業不負眾望,斬獲了一大批重磅新發現。
塔里木油田在富滿地區新添一個10億噸級超深大油氣區;長慶油田在鄂爾多斯盆地(慶城地區) 探明地質儲量超10億噸的頁巖油整裝大油田,大慶油田古龍頁巖油新增石油預測地質儲量12.68億噸......
油氣勘探豐碩的成果,離不開近年來發展突飛猛進的數字技術的支持。云計算、人工智能、大數據、5G等新一代技術被深入應用在石油石化行業,各大傳統巨頭企業積極響應國家號召,紛紛向自動化、信息化、智能化轉型,“智慧油田”不再是喊口號。
2021年,中國石油全面啟動了數字化轉型試點建設;中國海油建成投用了我國首個大型海上智能油田項目;中國石化數字化技術貫穿上中下游各個層面,已經建成了一批智能工廠、智能油氣田示范區和智能加油服務站等,一批民營油服企業也紛紛加大投入力度,搶占數字化技術優勢。
數字化浪潮洶涌,如何給傳統石油石化企業加點“智”?
主要從兩個方面入手:
1. 實現石油石化企業運營管理的數字化轉型。從企業的機制、組織、管理、業務、技術、文化等方面入手,逐點實現數字化并打通各環節,優化組織結構和業務流程,涵蓋從勘探、開發、采油、運輸、提煉到零售的整個過程,全方面改變石油企業的運營模式。
2.實現生產環節的數字化。借助數字技術,實現能效提升、模式升級,大幅度提高油氣勘探開發作業效率和產品服務質量,最終達到降低綜合成本和行業風險的目的。
石油石化行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有哪些挑戰?
1.科研資金投入少,核心技術工藝落后,不僅造成能源利用率低,生產成本也大幅增加。
2.產業低水平重復建設,一些石油、化工廠產業刻意追求規模化生產,導致產能過剩問題。
3.油田調度指揮中心存在數據采集不全面、數據處理不及時、數據分析不深入、數據展示不直觀等問題,既耗費大量的時間和人力,也影響了數據的價值發揮和指揮效果。
4.能源結構不合理,傳統化石能源占比高、低碳清潔能源占比低的能源消費結構,制約了工業低碳化進程。
5.化工園區較為分散,規劃定位落后于發展需要。
石油石化行業是典型的流程制造工業,油田、管道、煉化、銷售等不同板塊對信息技術應用密集度很高,如何利用數字化技術提升油田生產效率和調度水平,降低成本、保障安全、優化資源配置,已成為油田企業的重點關注!